民间环保组织吁强制回收发泡餐具 忧白色污染重现
发表时间:2013年05月05日
阅读:1573次
在被禁14年之后,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合法“重生”。今年2月26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,对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本)》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,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。这次“突然解禁”一时引发公众及环保组织诸多争议,或担忧“白色污染”可能重现,或担心其安全性难以保证。围绕此番解禁,新京报记者多方采访,聚焦“解禁”之后,以探寻制度的完善路径。
新京报讯 5月1日起,曾被称为“白色污染”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14年后,重新以“合法身份”回归市场。但因其准入条件、行业标准、回收机制都还未出台,因此引发社会争议与担忧。
为此,自然之友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出建议,把发泡餐具纳入强制回收目录中,由生产者负责主导回收。
北京工商部门则透露,将对发泡餐具的进货渠道、经营现状展开市场摸底,纳入重点监控并加大抽检力度。
信息公开申请获部分回复
这9家民间环保组织包括:自然之友、零废弃联盟、达尔问自然求知社、环友科技、自然大学、福建绿家园、宜居广州、河南绿中原、芜湖生态中心。他们指出,使用发泡餐具后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,而我国目前还没形成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政府补贴制度,对此类低价值的废弃物能否做到有效回收利用“深表忧虑”。
9家环保组织认为,应成立长期监督发泡餐具的全国行动小组,跟进发泡餐具行业标准、管理细则与回收处置措施的进程,并建议把包括发泡餐具在内的所有一次性餐具纳入《循环经济促进法》的产品强制回收目录中,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回收再利用体系。
自然之友固废团队项目负责人张凯称,早在4月8日,自然之友就向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商务部对解禁问题递交了信息公开申请,截至昨天,依然没收到国家发改委的回复。
而商务部在回复中只称,发泡餐具事宜得咨询发改委;工信部给出的简单说明是“准入条件还没出台”,至于回收机制应向商务部申请。张凯说,“有点互相‘踢皮球’的感觉”。
北京将对厂家资质备案
发泡餐具今后会不会像其他餐具一样也实行QS准入认证?记者就此致电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,工作人员以“采访需联系新闻办”予以回绝。有餐盒生产企业向食品生产司进行咨询时,得到的回答是“具体看质检总局网站”。不过截至昨日20时,质检总局官网上并没挂出应对发泡餐具的最新措施。
解禁后,发泡餐具进入市场后又该如何监管呢?北京工商部门人士昨天透露,将把发泡餐具从以前的禁止销售调整为纳入正常的商品质量监管,制定相应监管方案,纳入重点监控。
“我们正在对市场展开深入调研和摸底,摸清并梳理发泡餐具的进货渠道来源和经营情况”,这位人士说,将指导市场主办方审核发泡餐具生产企业资质,引导商户从正规厂家进货,在进入市场销售前进行进货验收、厂家资质备案等。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对发泡餐具开展专项检查和质量监测,并向社会公示,确保质量。
此外,发泡餐具如何使用也很重要,北京工商届时将适时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出提示,正确引导发泡餐盒有序流通和科学使用,总之“不会让发泡餐具在解禁后处于无序状态,会分步骤地来规范”。
企业 还需观望不会轻易生产
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指出,全国生产非发泡塑料餐具并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有1400家。而发泡餐盒14年来尽管被禁,但国内一直在生产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87家,近半数集中在广东一带,此外还有一些无名无姓无照的小作坊,总数可能有100家左右,据不完全统计,发泡餐具每年销量约150亿个,通过廉价销售占据过半市场份额。
发泡餐盒的解禁,是否会让更多企业加入?对此,很多企业表示,现在具体政策还没出来,不会轻易生产。
生产非发泡PP塑料餐具的北京某大型塑料公司总经理林先生认为,发泡餐具肯定会对非发泡餐具的销售产生冲击,不过虽然发泡用的原料比非发泡餐具少很多,但体积大、占地大,运输成本相应提高,且属于高危险行业,对防火要求很高,综合成本并不比非发泡餐具低,他不打算引进发泡餐具生产线。
北京一餐具公司负责人张红军说,“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做,还是先等等,看政策到底怎么定”。
市场 发泡餐盒多用于小吃摊
昨天在岳各庄市场里,从事塑料餐盒批发的摊位上很难看到发泡餐盒的身影,摊主称前些年查得特别严,发现了会被罚款。
一位餐具经销商说,过去一个发泡餐具成本价就四五分钱,批发出去也就8分钱。这位经营户表示,即使发泡餐具允许卖,他也不会考虑进货,利润太低,不赚钱,而且还要用很大的库房和摊位存放,不划算。
这位经销商称,其实现在用发泡餐具的多是一些小吃点、烧烤店、早点摊,大中型餐馆都不会用发泡餐具,因为产品档次不高。
在一些早点摊,记者注意到,他们给顾客装早点的多是超薄塑料袋和白色发泡餐具。
“最主要的是,这种餐盒价格便宜”,东大街一家早点摊人员说,他们使用的发泡餐盒多是有人直接送货上门,打个电话就行。
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年曾走访调查56家大大小小的餐馆,收集了113个餐盒,只发现1个发泡餐盒,其余全部是透明餐盒和瓷白餐盒。
消费者 受访者均关注“回收”
昨天,记者在丰台七里庄、东大街、丰管路一带随机进行街头采访,在12位市民中,有9位表示知道发泡餐具“解禁”可以卖了,但7位市民直接称不会用,因为还是觉得不靠谱、不安全,而且不环保。2位市民认为只要使用正确,不会有太大问题。另有3位市民表示对发泡餐盒的情况并不了解。
同时,12位市民都觉得,对发泡餐具即使解禁了,也应有一个强有力的回收制度,否则街上的白色垃圾只会越来越多。
“当时听说这白色餐盒又可以用了,就觉得很惊讶”,市民陈女士说,无论是发泡餐具还是透明塑料餐盒,她都尽量少使用,“这种白色垃圾听说回收起来特别麻烦”。
30多岁的郭先生希望,餐馆最好还是能免费提供那种质量更好的、可加热的透明餐盒,如用发泡餐盒把剩饭菜打包,仅装盛一下,带回家还得再用其他碗来加热,不仅很麻烦,而且也是一种浪费。
来源:新京报
新京报讯 5月1日起,曾被称为“白色污染”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14年后,重新以“合法身份”回归市场。但因其准入条件、行业标准、回收机制都还未出台,因此引发社会争议与担忧。
为此,自然之友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出建议,把发泡餐具纳入强制回收目录中,由生产者负责主导回收。
北京工商部门则透露,将对发泡餐具的进货渠道、经营现状展开市场摸底,纳入重点监控并加大抽检力度。
信息公开申请获部分回复
这9家民间环保组织包括:自然之友、零废弃联盟、达尔问自然求知社、环友科技、自然大学、福建绿家园、宜居广州、河南绿中原、芜湖生态中心。他们指出,使用发泡餐具后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,而我国目前还没形成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政府补贴制度,对此类低价值的废弃物能否做到有效回收利用“深表忧虑”。
9家环保组织认为,应成立长期监督发泡餐具的全国行动小组,跟进发泡餐具行业标准、管理细则与回收处置措施的进程,并建议把包括发泡餐具在内的所有一次性餐具纳入《循环经济促进法》的产品强制回收目录中,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回收再利用体系。
自然之友固废团队项目负责人张凯称,早在4月8日,自然之友就向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商务部对解禁问题递交了信息公开申请,截至昨天,依然没收到国家发改委的回复。
而商务部在回复中只称,发泡餐具事宜得咨询发改委;工信部给出的简单说明是“准入条件还没出台”,至于回收机制应向商务部申请。张凯说,“有点互相‘踢皮球’的感觉”。
北京将对厂家资质备案
发泡餐具今后会不会像其他餐具一样也实行QS准入认证?记者就此致电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,工作人员以“采访需联系新闻办”予以回绝。有餐盒生产企业向食品生产司进行咨询时,得到的回答是“具体看质检总局网站”。不过截至昨日20时,质检总局官网上并没挂出应对发泡餐具的最新措施。
解禁后,发泡餐具进入市场后又该如何监管呢?北京工商部门人士昨天透露,将把发泡餐具从以前的禁止销售调整为纳入正常的商品质量监管,制定相应监管方案,纳入重点监控。
“我们正在对市场展开深入调研和摸底,摸清并梳理发泡餐具的进货渠道来源和经营情况”,这位人士说,将指导市场主办方审核发泡餐具生产企业资质,引导商户从正规厂家进货,在进入市场销售前进行进货验收、厂家资质备案等。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对发泡餐具开展专项检查和质量监测,并向社会公示,确保质量。
此外,发泡餐具如何使用也很重要,北京工商届时将适时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出提示,正确引导发泡餐盒有序流通和科学使用,总之“不会让发泡餐具在解禁后处于无序状态,会分步骤地来规范”。
企业 还需观望不会轻易生产
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指出,全国生产非发泡塑料餐具并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有1400家。而发泡餐盒14年来尽管被禁,但国内一直在生产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87家,近半数集中在广东一带,此外还有一些无名无姓无照的小作坊,总数可能有100家左右,据不完全统计,发泡餐具每年销量约150亿个,通过廉价销售占据过半市场份额。
发泡餐盒的解禁,是否会让更多企业加入?对此,很多企业表示,现在具体政策还没出来,不会轻易生产。
生产非发泡PP塑料餐具的北京某大型塑料公司总经理林先生认为,发泡餐具肯定会对非发泡餐具的销售产生冲击,不过虽然发泡用的原料比非发泡餐具少很多,但体积大、占地大,运输成本相应提高,且属于高危险行业,对防火要求很高,综合成本并不比非发泡餐具低,他不打算引进发泡餐具生产线。
北京一餐具公司负责人张红军说,“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做,还是先等等,看政策到底怎么定”。
市场 发泡餐盒多用于小吃摊
昨天在岳各庄市场里,从事塑料餐盒批发的摊位上很难看到发泡餐盒的身影,摊主称前些年查得特别严,发现了会被罚款。
一位餐具经销商说,过去一个发泡餐具成本价就四五分钱,批发出去也就8分钱。这位经营户表示,即使发泡餐具允许卖,他也不会考虑进货,利润太低,不赚钱,而且还要用很大的库房和摊位存放,不划算。
这位经销商称,其实现在用发泡餐具的多是一些小吃点、烧烤店、早点摊,大中型餐馆都不会用发泡餐具,因为产品档次不高。
在一些早点摊,记者注意到,他们给顾客装早点的多是超薄塑料袋和白色发泡餐具。
“最主要的是,这种餐盒价格便宜”,东大街一家早点摊人员说,他们使用的发泡餐盒多是有人直接送货上门,打个电话就行。
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年曾走访调查56家大大小小的餐馆,收集了113个餐盒,只发现1个发泡餐盒,其余全部是透明餐盒和瓷白餐盒。
消费者 受访者均关注“回收”
昨天,记者在丰台七里庄、东大街、丰管路一带随机进行街头采访,在12位市民中,有9位表示知道发泡餐具“解禁”可以卖了,但7位市民直接称不会用,因为还是觉得不靠谱、不安全,而且不环保。2位市民认为只要使用正确,不会有太大问题。另有3位市民表示对发泡餐盒的情况并不了解。
同时,12位市民都觉得,对发泡餐具即使解禁了,也应有一个强有力的回收制度,否则街上的白色垃圾只会越来越多。
“当时听说这白色餐盒又可以用了,就觉得很惊讶”,市民陈女士说,无论是发泡餐具还是透明塑料餐盒,她都尽量少使用,“这种白色垃圾听说回收起来特别麻烦”。
30多岁的郭先生希望,餐馆最好还是能免费提供那种质量更好的、可加热的透明餐盒,如用发泡餐盒把剩饭菜打包,仅装盛一下,带回家还得再用其他碗来加热,不仅很麻烦,而且也是一种浪费。
来源:新京报
热门新闻
- 深圳房地产律师:补缴社保或税款也不能在深圳购房03/15
-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08/29
- 深圳交警开8.5万“天价”罚单或是无奈之举!08/19
- 《盐田启动保障金为协宏垫付欠薪》后续报道:解除合同补偿法院不予支持08/19
- 深圳一商户武汉卖山寨机被拘役四个月零十天08/19
- PUMA出手告倒“山寨”08/19
- 两外地残疾人状告深圳地铁歧视08/19
- 山阳区法院法官用QQ调解一桩离婚案08/19
-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、人事部、民政部、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、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04/03
-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04/03
- 揭秘个人信息倒卖黑链条 普通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?08/19
- 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意见05/08
-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04/16
-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01/02
- 状告CNN纽约华人确定新律师 案件进入新阶段05/13